沙雅县四举措健全服务群众机制 |
|
|
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关爱。先从软弱村做起,完善村干部定期走访座谈、慰问、个人重大事项关爱等机制。县领导、第一书记、住村工作队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工作组成员每人包联帮扶1名村干部、1名后备干部、1名困难党员,定期谈心谈话,确切掌握村干部在想什么、干什么,了解掌握影响基层组织建设深层次问题。 二是规范群众“四项活动”。在全县推行村级党组织“一报二审三抓四定”服务群众工作法,坚持村党组织主导,规范群众婚事嫁娶、起名割礼流程。目前群众的婚丧嫁娶、起名割礼等事宜均由村党组织统一组织,安排爱国宗教人士参加,村干部全员到岗服务,全程参与,“四老人员”、普通党员去世均由党组织负责在服务活动中心举办。发挥了服务群众、发动群众,移风易俗、淡化宗教氛围主阵地的作用,在服务群众“四项活动”中提升村党组织威信。 三是下放政策创新机制。率先在全疆实施乡镇基层站所下放机制,将各乡镇站所事权管理下放至乡镇,使乡镇有更多的力量和精力抓实村级组织建设。在村点探索组建基层工作小组,试点将村“十支”队伍纳入工会服务管理体系,使工会关爱机制下沉到村级组织。落实“好人让基层干部当、好事让基层组织办”机制,将51项惠民政策全部交由村党支部“面对面”发放,“四老”人员、宗教人士、村干部等生活补助直接由村党支部书记发放。在村级阵地开展“微心愿”活动,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到村(社区)报到请领志愿服务岗位,解决群众微心愿,使党员接了底气,密切了党群关系。 四是坚持政策向软弱村倾斜。在每个村每年保障12万元的工作运转经费的基础上,保障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每年不少于16万元的工作运转经费。将软弱涣散村的阵地建设纳入优先建设任务,建设一村一规划,融入中华元素,突出服务群众,变群众“要我来”到“我要来”。按照“5+2”项目建设标准,实现有址议事、有址办事,在服务群众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、夯实基层维稳根基。
|
|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|